大暑時節,烈陽高照,夏日苦長。
在鄂州市南浦路一棟小院里,一位老人正在凝神遠望,老人雖頭發稀疏,但身子骨還算硬朗。
他叫陳志勝,1983年鄂州建市之初,他擔任鄂州市副市長。談起鄂州建市那段崢嶸歲月,老人不由得容光煥發,精神抖擻:
“鄂州市誕生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,正值全黨將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,改革開放日益成為新的時代潮流?!?/p>
陳志勝近照。(記者 金康 攝)
厘清“三個兄弟”間的財稅關系
陳志勝,1931年出生,黃岡武穴人,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,1951年4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83年建市前,陳志勝先后擔任鄂城縣計委主任,縣革委會副主任、縣長。
1981年,國務院下達兩個文件,要求加快建立省轄市來管縣,逐步取消地委行署,條件是城市人口5萬以上,工業產值5億元以上。
鄂城雖有鄂鋼、水泥廠、肉類聯合加工廠等三大企業,但不具備建立省轄市的條件。加上一江而隔的黃州鎮,于是兩地各取一字合名為鄂州,黃岡向上級申請建立省轄鄂州市。
1983年8月19日,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鄂城縣和鄂城市,設立鄂州市。同年10月,湖北省委下發文件,正式宣布鄂州首屆市委、市政府領導班子組成,黃岡地委副書記朱邦俊兼任鄂州市委書記,周朗溪擔任鄂州市委副書記、市長,陳志勝則擔任鄂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,分管財貿,兼管文教衛。
“文件上也許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,但隨之而來的協調溝通工作,可以說是千頭萬緒?!标愔緞倩貞浀?,“這就好比幾兄弟搭伙過日子,首先要摸清楚自己的家底?!?/p>
建市之初,鄂州市由鄂城市、鄂城縣、黃州區三個地方組成。一開始各地都是“分灶吃飯”各顧各的,現在整到“一口鍋”里了,就涉及到怎么分配問題。
怎么分配?重點是厘清鄂城市、鄂城縣、黃州區之間的財稅關系。因為關系到大家的“錢袋子”“米袋子”,資產多算一點、少算一點,獲得感就大不一樣??h、市、區之間,常常為了護住一點家底,爭得面紅耳赤,吵得頭破血流。
作為分管財貿的副市長,憑借超強的記憶力、溝通能力、協調能力,陳志勝帶領工作班子,磨破嘴皮子、撥爛算盤子、跑壞車輪子,足足花了四個多月時間,才將一團亂麻的財稅關系厘清,為新成立的鄂州市開展后續工作,奠定了重要經濟基礎。
1984年元旦清晨,鄂州市人民政府懸掛行政牌,堪稱建市第一典。圖為市長周朗溪(中)、副市長陳志勝(左)、副市長吳德志(右)在儀式上。(圖片來源:文明鄂州)
搭起鄂州四通八達的公路骨架
建市之初,各個部辦委局相繼獲批成立,由于辦公場所緊張,工作人員租借招待所、旅社辦公。
“現在說起來,可能很多人還不敢相信,鄂州全市僅有一個150平方米的會議室?!标愔緞僬f,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倒也“不講究”,全部是“拎包辦公”“移動辦公”“游擊辦公”,走到哪里,就到哪里辦公。
為了解決辦公場所問題,1983年年底,鄂州市決定在明塘路兩側分別建設一棟四層半的辦公大樓??祚R加鞭下,1984年年底,兩幢辦公大樓建成投用。
相比較辦公場所而言,市民的出行條件艱苦,更是讓領導們憂心忡忡。1983年建市之初,鄂州市只有“兩條半路”,兩條路分別為武昌大道和建設街,半條路為坑坑洼洼的江碧路。
陳志勝回憶,建設街是鄂州市城市主街,長度1500米,節假日人潮涌動,最為繁華,街上各種商店一應俱全。街道三分之一為水泥路面,三分之一為青石板路面,三分之一為砂石路面。
當時鄂州市交通現狀讓人堪憂:市內鄉與鄉、鄉與市、鄉與區都沒有相通的路,前往梁子湖區還得經過黃石鐵山區,到楊葉也要經過黃石,繞得太遠。道路多為“斷頭路”“泥巴路”“飛沙路”,群眾出行極為不便。
在市委、市政府的統籌下,陳志勝四處籌措資金,規劃修建了鄂州到黃石,鄂州到大冶兩條市際公路,規劃修建江碧路、文星路、鳳凰路等,將鄂州的公路骨架搭建起來,方便市民出行。
解決全市“東乞西討”用電難題
作為一座典型的工業城市,鄂州市工業家底厚實。
建市之初,鄂州市重工業有鄂城鋼廠、水泥廠、機械廠、煤化廠,輕工業有紡織廠、食品公司、百貨公司、鄂城肉類聯合加工廠等,工業門類齊全,工業化水平高。
但與厚實的工業家底相比,鄂州的電力資源十分匱乏,所有用電都只能依靠周邊城市供應,沒有自主權。黃石市供應鄂鋼、鄂州城區百姓用電,大冶供應梁子湖用電,武漢市供應葛店、左嶺用電。
陳志勝說,用電就要四處求人,西到武漢,東到黃石,北到黃岡,南到大冶縣(1994年2月18日,經國務院批準,撤銷大冶縣,設立大冶市),處處都要去求人。即便如此,在用電高峰期,這些城市只能優先保障本地區供電,再向鄂州供電。
鄂鋼是用電重點保障工業,為保障鄂鋼生產,居民家中經常停電。鄂州城市供電建設不能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,陳志勝多次前往省電力局,爭取政策、爭取資金,最終促進鄂州城東11萬千伏變電站,一舉解決了鄂州城區居民生活用電難題。
為了用電,要到處找熟人、找關系、找領導。剛剛解決城市用電問題,梁子湖區用電難題,再次被提上議程。
梁子湖區電力供應來自大冶。大冶也是一座工業城市,用電高峰期,電力部門優先保障本地區用電,根本無力供應梁子湖。演變到后期,大冶電力部門只能保障梁子湖地區晚上12時至次日凌晨6點供電。為此,居民家家戶戶常備蠟燭、煤油燈照明。
更糟糕的是,一旦遇到水災,由于經常性停電,積水無法及時抽排,大量糧田被淹,梁子湖區10萬人民群眾意見極大。當時群眾編了個順口溜:“太和縣,太和縣,白天停水,晚上停電”。
鑒于此,陳志勝向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匯報后,前前后后無數次前往省電力局爭取項目、爭取政策、爭取資金。1986年,沼山22萬千伏變電站項目正式動工,歷時三年建成投用。
陳志勝高興地說,沼山22萬千伏變電站項目,對于鄂州而言,具有劃時代意義,既理順了鄂州市電力線路,統一鄂州的電網,又讓鄂州具備自主供電能力。
隨后,鄂州又在葛店、樊口等地增設了幾個11萬伏的電站,徹底解決了鄂州供電“四處求人”問題。
助力湖北最大火力發電廠建設
1985年,在鄂州市委、市政府決策主導下,鄂州市開始謀劃籌備建設火電廠。該項目由省里主管,具體建設由鄂州負責。
省里的計劃是,充分利用日本10億元協議貸款,購買日本先進的鍋爐系統、發電機系統、汽輪機系統,同時利用日本先進火電廠技術,將鄂州電廠建設成為湖北省最大火力發電廠。
1986年8月,省政府決定在鄂州召開建設火電廠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會議。1987、1988年湖北省又在武漢召開鄂州電廠可行性研究會。省計委、華中電管局、省電力局、華中電力設計院、省建設廳、水利廳、地震局等部門的專家領導都來參與評審。
經過三次評審,湖北省最終把廠址建在鄂州葛店黃磯村。
鄂州電廠第一期工程是2臺3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,第二期工程是2臺6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,第三期工程是2臺10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(在建)。三期工程完成后,其裝機容量280萬千瓦。
作為上述重大項目的具體負責人,即便已年近花甲,但陳志勝躊躇滿志、干勁十足。他堅信,鄂州電廠是湖北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,選址鄂州不僅能帶來大量稅收,還能帶來不少就業崗位。
而且,在他看來,從更長遠考慮,鄂州電廠的建成對武漢市、湖北乃至華東上海經濟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。
陳志勝介紹,當時鄂州電廠初步選址為三個地點:葛店、燕磯和黃柏山三個地點。鑒于火電廠煤灰堆積處理等難題,最后選址葛店。
1995年,葛店電廠一期工程建成。遺憾的是,雖然付出了大量心血,但陳志勝并沒能親自參與、見證這一歷史時刻。工程在建期間,1992年,按照組織安排,陳志勝從領導崗位上退休。
“在鄂州工作的30多年時間里,我見證了鄂州的高速發展、快速崛起。在退休后30多年時間里,我更是有幸見證花湖機場騰飛等多件大事?!标愔緞僬f,相信鄂州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美好!
策劃:鄒霞、熊愛玲、胡曉炎
統籌:呂鑒蕾、陳穩定、陳燦
記者:王焱堯、阮瓊、陶輝
攝影:金康、曾達飛
致謝:鄂州市委老干部局、鄂州市檔案館